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******
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:海外采购商在文博会上挑选产品;深圳宝安展区的文创产品;观众在“文化中国”专题展内体验VR探秘南越王墓;陕西展馆打造的唐风市集。王星摄
1月2日,第十八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文博会”)在深圳圆满落幕。
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、3402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……本届文博会全面展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,不仅助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也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,充分彰显了“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”的引领作用。
文化魅力竞相绽放
悦耳的六弦琴、华丽的藏袍、悠扬的歌声,走进文博会西藏展馆,立刻便能感受到一种别样风情:热气腾腾的酥油茶、做工精致的唐卡、神秘古老的木刻雕塑……展会现场,琳琅满目的特色文创产品,充分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生命活力,时刻吸引着过往游客的目光。
国家发改委: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 与国际涨幅形成鲜明对比******
光明网讯(记者 丁玉冰)1月12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,介绍稳物价有关工作情况。会上,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介绍,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,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%以下,全年上涨2%,大幅低于美国8%左右、欧元区8%以上、英国9%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,也明显低于印度、巴西、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%—10%(1—11月份)的涨幅。国际胀、国内稳,对比十分鲜明。
万劲松表示,回顾2022年稳物价工作,重点是做好“稳民生商品、稳大宗商品、稳市场预期”三方面工作。
一是以粮食和生猪为重点、以压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为抓手,全力稳定重要民生商品价格。适当提高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,促进粮食稳产增产。及时开展储备调节,缓解生猪猪肉价格大幅波动。定期调度并指导各地建立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,多措并举抓好保供稳价。
二是以煤炭为“锚”,千方百计稳定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。创新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,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,明确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标准,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,实现煤炭价格总体在合理区间内运行。煤炭价格的稳定,为稳电价、稳用能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落实好天然气价格政策,充分发挥国产气保障作用,完善中长期供气合同机制,保持国内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稳定。
三是创新预期管理机制,稳定市场预期。加强政策信息发布,及时释放调控信号。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,遏制过度投机炒作。
“展望2023年,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,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,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。粮食生产连续丰收,生猪产能合理充裕,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,基础能源保障有力,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,完全有信心、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。”万劲松说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